【理財觀念】先買車買房或投資?5個建議,讓你超前部屬

【理財觀念】先買車買房或投資?5個建議,讓你超前部屬

“渴望”有自己的房子,已成現在大部份年輕人的”夢想”,為何這麼說?

因為現在的房價已經無法跟以前比擬了,就算想要自己買地來蓋,地價、建材的費用也都漲到滿天飛,即便再多麼努力賺到月均10萬元,也都得花上好幾年才能達成目標。

但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有需要那麼急著買房嗎?

確實,蠻多家庭有急迫性,那就只能硬著頭皮努力賺錢繳貸款,但是,你呢?

如果不急著買房,該不該存到頭期款就下手呢?

如果住在交通便利的都市,還有買車的需求嗎?

富人與窮人思維最大的差別在:「窮人的收入會直接變成實體物品,富人的收入則是先投資賺取獲利,再將獲利實體物品」。

因此,重點就在於我剛剛提出的「如果不急著買房,該不該存到頭期款就下手呢?」,如果不急,那就先存錢並投資,再用投資滾出的利息持續投入,直到存出頭期款,或是滾出的利息可以應付房貸,如此一來,你不但能繼續滾錢增值,你也不用在意收入不高的問題了。

當然,身為小資族要能在短期內滾出房貸確實有困難,所以建議初期還是先努力找各種方式多賺錢!並搭配以下文章:

二、先買房

如剛剛所說,若不用投資利息買房、繳房貸,那就只能完全用收入在硬撐這間房子,好不容易存到的頭期款一夕間歸零,每個月還得背負3~4萬元的房貸,如果有結婚、小孩,又是一筆開銷,此刻的你除非中樂透,否則就真的註定只能「工作一輩子」來養活你生活的一切

這是近年來蠻普遍的例子,房貸一繳下去,就等於沒閒錢放入投資去生錢了,所以現在在猶豫的讀者千萬要三思,並且要有充足的規劃再決定,千萬不要為了買房而買房,這一筆龐大的費用,可是足以影響你一生的!

我也看到蠻多朋友,月薪落在約3萬~6萬不等,買了1、2千萬的房,現在每天省吃儉用、努力上班。

雖然我也沒有到非常非常富有,但利息與被動收入就足以讓我輕鬆過日子,甚至能時常旅遊。

1.買房不如先租房

現在買房如果沒有一筆可觀的資產或高收入,基本上都是貸款7~8成且30~40年,但你有沒有想過可能5年後房價跌了,你少付的那些錢其實可以讓你的房貸又少繳5年?

就算房價沒跌,你多餘存的、用來複利的錢,慢慢的也減輕不少收入上的負擔

因此,我會建議若不急著買房,租房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有些人會覺得「租房就等於是在幫別人付房貸」,確實!但那又如何呢?

房貸可是足足比房租多2~4倍,而且等你把錢滾到一個程度之後,用利息幫你付的房貸,不好嗎?

2.出租當房東

近年房子一直蓋,”房東”看似也快變成一種「普遍的職業」了,如果你買房的出發點完全是用在「當房東」,那我就會舉雙手贊成,因為這也是投資的一種,甚至買在地段好、便利性高的熱門搶手地區,你的額外收入甚至能比其他複利方法還要來得又高又快。

三、先買車

如果你連買房都有困難了,那買車就更不用說了,除非你注重放鬆旅遊、交通便利性遠大於居住舒適性,或是你上班有開車的需求,否則買車的CP值比買房低很多。

1.折價程度

首先,車只要成交落地,就沒有原來的價值了,所以想用車來投資,根本是無稽之談,除非你買的是電動車ETF(๑•́ ₃ •̀๑)。

2.車位問題

隨著地價上漲,現在都市的一個車位都可以堪比房屋頭期款了,所以只要你買房、租房附近沒有方便停車的地方,那麼汽車完全就是一個困擾的存在,每次回家都要花半小時找車位,還不一定找得到,若停停車格或停車場,停車費看似不多,但累積起來也是非常驚人的!

3.租車>買車?

沒錯。

如果車子對你來說是非必須品,只是偶爾旅遊、返鄉、出差,那麼我覺得租車即可(但前提是你的安全駕駛觀念與技巧要夠熟練,不然出租車的任何損傷都是”必須賠償”的(´・_・`))。

在你行車安全的前提下,假設租一台車是一天2000元,買一台很便宜的車假設50萬元,那麼如果你不買車,其實你也足夠開500000/2000=250次了,若一個平均旅遊1次,也足夠你租250/12=20年了。

重點是!還不用保養、繳稅金、洗車費

四、別忘了隱藏成本

不論買房、買車,除了原本的價值,別忘了還要考慮到隱藏成本,包含:每年要繳的各種「稅」、汽車維修保養費、家具、裝潢、水電等,常聽人家說「買車買房容易、養車養房卻很難」,其實也不無道理。(雖然現在買車買房也不容易了(´;ω;`))

汽車買了不開反而容易壞,常開又很耗油錢,也容易損耗零件。

房子過一段時間難免家具損壞、管線阻塞,若又有小孩,那又是一筆可觀的開銷了。

這些內容也不是排斥買房買車的行為,而是我看到很多人明明都是不急著買房買車的,卻都硬著頭皮把生命奉獻在「努力上班賺業績」以及「勉強省吃儉用」

如果你真的想趕快實現這些理想,請先衡量自己的能力,並且用行動強化自己

五、衡量自己的能力

1.頭期款是否存到了?

當然,買房至少要有頭期款,不然沒人會拿契約給你簽,所以如果你真的要買房,勢必就得先以頭期款為目標存錢(除非你有富爸爸富媽媽願意幫你出)。

2.是否有多餘的閒錢?

當你存到頭期款或是你不用自己出頭期款,那就要先想到自己有沒有額外的緊急預備金?是否還有額外的閒錢? 

千萬不要為了買房,把錢毫無保留地砸下去,為了避免發生突發狀況時還有錢可以彈性運用,記得多留一筆緊急預備金

3.收入足夠負擔房貸?

除了思考你現在的收入之外,別忘了想遠一點:

以後你可能遭遇革職嗎?

工作與薪水夠穩定嗎?

如果換工作的話是否還能負擔這些房貸?

如果換工作的話是否也會換地點?

別忘記當你向銀行借房貸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準備要被綁20~40年了,除非途中你中樂透、股票大漲可以提早還款,否則這20~40年間,千萬都不能有任何閃失,導致你沒辦法負擔房貸

結論

現在的房價看似很高,但也並非不會再下跌,甚至也不排除跌到10~20年前的價格,房價並不是說炒就永遠都炒得動,這種供需理論的交易原則就是大家都想要時就會比較貴,大家都不想要時就會比較便宜。

也別忘了考慮到其他金融因素,如:Fed升降息、石油與能源、戰爭、原物料供需等,或許哪一天又不小心出現金融上的危機也說不定,到時候選擇先投資的人可以撿很多便宜房子置產,選擇先買房的人光房貸就負擔不完了,哪來的錢再投資其他房地產。

雖然不太可能會急速下跌,甚至馬上腰斬,但如果真的不急,就先投資滾錢吧!即便房價過了幾年還是居高不下,你滾出的錢也足夠你較輕鬆過日了!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