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指數是什麼?櫃買指數是什麼?3個「大盤」觀察重點
即便沒參與投資,也能時常在新聞、廣播電台聽到「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等語句。
到底是哪一檔股票那麼厲害,每次都能被媒體大肆宣傳?
才沒那麼簡單!這2位可是股票間的大佬,無論大、小股票都跟大盤有關。
到底加權指數是什麼?櫃買指數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厲害?
不過,各國加權方式不一定一樣,大多使用以下2種:
1.股價加權指數
股價越高的股票越有代表性,像是道瓊工業指數就是使用此方法。
缺點:股價低的股票容易被忽略。
2.市值加權指數
以公司的”市值”為基礎,像是標普500指數、台股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Q&A
Q:
什麼是「市值」?
A:
市值 = 每股股價 x 總股數
為何台積電市值可以佔大盤比重最高,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因為台積電的總股數高。
缺點:只要市值大,企業量少也沒關係(如:金融股),容易發生”合規風險”,所以更需要受監管(如:金管會)。
高價容易影響大盤?
雖然台股是市值佔大盤比重高的股票會比市值佔大盤比重低的更容易影響大盤的漲跌,而非以股價,但高價股對於很多低價股而言確實較容易影響大盤,因為高價股的漲跌幅度大。
例如:
台積電(25%)漲1元的影響會是大立光(0.6%)漲1元的41倍左右。
換句話說,大立光要漲41元才能等同於台積電漲1元對大盤的影響。
不過,同樣是約0.6%的大立光與元大金,大立光就更有機會影響大盤,因為它的漲跌幅比元大金大很多,當元大金漲停,大立光還有很多空間可以上漲。
加權指數算法
加權指數的算法很像大學推甄時各科目比重的”加權平均”概念。
A股票佔30%+B股票佔10%+C股票佔5%+…,把全部上市股票×其”市值佔大盤比重”,得出來就是加權指數。
其中,台股以台積電之市值佔大盤比重最高。
Q&A
Q:
大盤也有漲跌停嗎?
A:
有,但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
最近一次接近跌停是2021年05月12日,盤中一度跌至8.55%左右,為台股史上最大跌幅。
(如下圖)
怎麼投資大盤
若想投資大盤,可以選擇期貨、選擇權、ETF等。
雖然不算是”完全”投資大盤,但這些方法與大盤的漲跌息息相關,所以如果你不是個喜歡花太多時間研究很多檔股票的人,那麼這些方式不免嘗試看看!
關於利用期貨投資大盤的方法,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若你不想投資風險那麼高的商品(如期貨、選擇權),也可以從元大台灣50(0050)開始。
0050是結合台灣前50家市值最高的公司,佔大盤指數約70%,所以漲跌的連動非常接近,且漲幅不大,相對安全(除非台股整個下市)。
櫃買指數
另外一個常用到的就是櫃買指數。
加權指數以台股上市公司為主,主要影響「大型股」。
櫃買指數以台股上櫃公司為主,主要影響「中小型股」。
所以有時候會看到加權與櫃買走向分歧,就可以發現可能是大型股漲不動,中、小型股很強勢。
大盤使用重點
瞭解大盤的基本解釋後,趕緊把以下3點觀念活用在投資上:
1.尊重大盤
很多人買股票都只看股價,卻忽略”趨勢、方向”的重要性。
當大盤即將轉跌或跌勢中時,千萬別大意認為你關注的股票已經到達低點,於是大肆進場,或是執著於看對眼的股票,認為「大盤跌、其他股票都跌,我看對的不跌就好了」。
千萬別預設低點(或高點),若大盤急轉直下影響整個台股的氛圍,那麼即便是低點的股票也很容易繼續往下跌。
也別預設立場硬跟大盤對作,大盤的漲跌和所有股票的漲跌幾乎都有關。
散戶很難得知跌勢的終點,所以建議利用”分批”概念,把風險分散、穩定平均成本:
A.當大盤處在高點,進場約2~3成,並在轉弱跡象出現時,先出場1/2。
B.當大盤開始轉弱,進場約1~2成,並在下跌趨勢中小幅加碼。
C.當大盤在跌勢或低谷,進場約2~4成,續跌再加碼3~5成,反彈就等待或小幅減碼。
D.重點就是不要躁進,安排好你分批進場的價位空間,然後設定好停損停利點。
例如:
(基礎狀況A)45~50元→進場2成,跌到38~42→加碼3成。
(進階狀況B)出現5MA與20MA死亡交叉但投信持續買進→進場1成,下跌到上揚的60MA且KD低於20即將黃金交叉→加碼3成。
既然知道大盤可以用來衡量整個台股的氛圍,在下單前別忘記「先看清楚大盤」!
2.別急著打敗大盤
已經投資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都有聽過「打敗大盤」這個名詞。
簡言之就是獲利績效比大盤漲跌績效高。
其實要打敗大盤很簡單,很多ETF都可以達成,甚至比買股票安全,只是獲利就會比較慢。
對新手來說,投資不必總是汲汲營營想要打敗大盤,雖然打敗大盤就表示績效良好,但在達成的前提是”心態”要先穩定,一味地追求這個名詞,很容易為了達成目標而急躁。
做好自己的交易計畫,一步一步累積經驗與獲利,才是最有效的賺錢方式喔!
3.國際與台股大盤
很多人認為「台股被某些國家的漲跌影響」,這個說法沒錯,但也不完全正確。
台股成交量佔比最高的是「電子股」、「金融股」,其中,光電子股類的光電、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類股就佔約15%左右,而這些電子大廠也跟國外的科技業公司息息相關。
若真要參考,就以「那斯達克指數」為主會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若你對基本面、消息或是相關研究一竅不通,那我建議還是不要隨便參考其他指標,因為這很容易造成「預期心理」。
想必不少人都聽過別人說「唉呦!美股漲了ㄟ,明天台股有希望了!」。
若你願意花時間在這部分做個回測覆盤,就可以發現,雖然有關聯,但不完全相關。
關於回測覆盤,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因此,你的「交易計畫」才是重點中的重點,若能把進、出場策略做好,即便美股漲台股跌,你也不會驚慌失措,反而美股跌台股大漲,你會賺得更游刃有餘。
關於交易計畫,可以參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