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策略?學會3種投資組合,小資族也能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策略?學會3種投資組合,小資族也能分散風險

「資金少該怎麼投資?」,這是不少小資族常有的疑問。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投資不只限於”股票”」,還有很多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耐心、資金大小去區分的不同選擇,如以下區別:

1.槓桿大小

2.獲利結果快慢

3.需投入資金多寡

4.其他不同特色的商品

只是很少人願意再多花時間研究第2種、第3種投資方法,便將全部資金都撒在同一個地方,導致當台股大盤大跌時,所有持股都一起賠錢,進而影響投資信心。

投資不應因惰於學習,錯失了其他更有效率的賺錢機會,「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把一筆錢分開使用,不但可以降低風險,也能提升賺錢效率。

關於台股大盤,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組合”,也就是將資產依比例分配到不同的投資標的上,利用調節投資分配,以達成分散風險

然而,在資產配置前,建議先做好理財規劃並了解自己選擇的投資商品風險:

1.先準備「資產」

首要任務一定是先把「緊急預備金」存起來,甚至也分配一些錢在保險上,以防未來某一天突然發生意外。

關於緊急預備金與保險觀念,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當你把緊急預備金與保險都處理妥當,每次領薪後扣除掉生活支出所剩的錢,就都能算是「閒錢」了,無論是旅遊、娛樂或是這篇要講的”投資”,都能隨心所欲地運用了。

因此,要做好資產配置,勢必得先存一筆閒錢來規劃。

2.再「配置」投資

存到一定資產後,把帳面攤開來規劃,就能更輕鬆地分配出自己想要的目標。

若想要賺快錢,當然就是”短線比例高一些”。

若不想冒風險,當然就是”長線、存股比例高一些”。

當然,這2句廢話,該怎麼做呢?

就繼續往下看吧!

資金少不能分配資產?

很可惜的一個狀況:「大多數投資人只會使用”股票”」,也許是不想複雜、也許是不願花時間鑽研其他方法,卻時常在網路上留下「資金不多怎麼快速賺到錢?」「投資對資金少的人真的很不利」等字樣。

確實!資金少就投資而言真的算是”弱勢團體”

不過這並不能成為藉口,如果你願意花時間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小資族快速賺錢的方法根本不只股票,以下我會簡單列舉其他常用的投資方法,並不是”資金少”就無能為力!

建議的投資順序

1.定存、儲蓄險

幾乎不用動腦的投資方法,風險超低,當然,獲利也很低。

不過這2項投資其實也不太算滾錢,因為報酬率通常低於通貨膨脹率,等期滿把錢領出來後,利潤早已追不上物價翻漲的速度了。

所以這2種方法只推薦給連存錢都有困難的人(不適合投資或不自律存錢者),以定期定額方式強迫把錢存起來。

關於通貨膨脹,你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2.基金、存股、ETF

報酬率普遍約4~8%,我也比較推薦新手先選擇落在4~8%左右的標的即可。

(利率太低沒利潤、利率太高風險也高)

基金跟股票類似,只是要注意”是否綁約”或”可贖回之時機點”,但基金沒有股票那麼難、波動那麼大,所以新手其實蠻適合先從基金開始適應投資。

存股則要注意是否「填息」,並非除完權息後賣出就能賺錢(領了股息股利,卻賠了價差),所以要成為存股族必定要有極大的耐心,因為你不知道何時會填息,所以建議盡量以相對低點為入場時機。

Q:基金跟ETF差在哪?

A:基金是主動式基金,ETF是被動式基金,詳細介紹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Q&A

Q:

若證券商和我的銀行不同,能不能連通?

A:

證券商不一定只搭配1家銀行,可先致電該家證券商詢問是否有配合。

3.股票、權證

股票就不多說,大家應該都很熟了

來說說另一個「你不用花很多錢就可以參與該間公司」的投資方法權證

權證的價格並不貴,少則幾千元便可參與,其中最大的特色與風險就是「時間價值」,當你投資的標的越靠近履約時間,即使未實現損益是賺錢的,利潤也會慢慢變少,所以權證儘量以「飆股」為目標,CP值才會比較高。

因此,較適合「可以做短線」的投資人使用,然而,既然是短線加上建議選擇「飆股」等原因,風險當然也會比較高了。

關於權證,可以先參考以下文章。

4.期貨

期貨也分很多種,但我主要講的是較多人接觸的「個股期貨」以及「台指期貨」。

個股期貨

個股期貨跟權證一樣,都是由股票衍生出的投資商品。

個股期貨的購入價錢是以「保證金」計算,約原股票價格的1/5~1/4左右,1口代表2000股(=2張股票),所以個股期貨雖然也是隨著該檔股票的漲跌起伏,但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賺到更高的報酬

例如:你只有10萬元,卻可以投資40萬元的商品。

關於個股期貨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台指期貨

台指期貨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投資加權指數」,最大好處就是「不用煩惱太多個股的基本面、消息等」,因為它是跟著”大盤”起伏的。

對小資族而言,建議投資「小台」,一口保證金約2萬~5萬不等(依當時期交所公布之金額為主),而跳動點數則是1點50元,非常親民。

所以常常聽人家說「蛤?你買期貨喔?那個很恐怖ㄟ!」,其實也沒那麼恐怖,甚至台指期比股票單純多了,就等同於是在交易一檔沒有財報的個股,但相較股票而言,台指期就會比較偏向技術面、籌碼面一些囉!

關於台指期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5.股票當沖

不只是本團隊,這應該可以算是大多數投資人認為最難的了。

雖然期貨也可以當沖,但要遇到期貨漲跌停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漲跌限制不需要擔心,且若投資小台的話,漲跌1點50元而已,幅度較股票當沖小一些。

而股票當沖就是「無本」,意思為「以0成本換取無限獲利」,這槓桿可是非常大的喔!

股票當沖時的漲跌時常會卡在某些價位一段時間,且漲或跌10%就會漲跌停鎖住,無論漲跌彈性還是空間,都不如期貨來得好判斷,容錯率也就因此低很多了。

Q&A

Q:

誰適合股票當沖?

A:

除非你是萬中選一當沖天才,否則沒有多年的技術與心態磨練,基本上股票當沖場上是10沖9輸的。

關於股票當沖注意重點,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投資組合範例

介紹完以難度排行的幾種常見投資商品後,就要進入本篇的正題了!

投資組合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相似:風險偏高,我不建議投資新手先從相似度高的開始,例如:買同一檔股票的股票+權證+個股期貨,因為漲跌的方向都相同,如果同時漲到還好,但同時跌的話,就容易措手不及反而容易造成虧損

2.相反:難度偏高,也就是「避險」的概念,例如:股票+債券或避險基金,以相反的概念避免突然遭遇大跌的重大虧損。

(若今天大盤狂殺500點,股票及時停損的小虧,可以用避險商品回一點血)

但對於小資族、新手而言,這部分幾乎不會遇到,因為方法較為繁雜,且資金也沒有多到遇到大跌會虧損慘重的地步。

3.無關:難度偏低,各商品不衝突的組合方式,也是最大眾的方式,例如:儲蓄險+股票+存股,儲蓄險、存股投入後,放著耐心等待結果即可,投資股票時便可專心研究個股、看盤,非常輕鬆愜意。

比例分配參考

講到投資組合,當然就會有比例分配的問題了!

我通常會建議新手或小資族,風險高的不要超過40%總資金,但也不要100%都是風險低的

因為幾乎都風險低的也沒什麼利潤可言,既然都選擇要用「投資」賺錢了,當然就不能避諱”主動”與”風險”,否則要存到一桶金,可能就真的要乖乖存10年了。

其中,風險高的商品約1項,風險低的商品約1~2項,例如:總資金的30%個股期貨、40%股票長線、30%基金。

年齡階段與比例

搜尋相關主題都會看到很多文章把”資產配置”與”年齡階段”搭上邊。

真的有需要參考這些文章的建議嗎?

我覺得這些建議算是有道理,因為很多散戶接觸投資的過程與心態,都是從”快又多”到”慢又穩”,尤其年紀越小,越容易往賺錢效率高的方法衝。

我認為這樣的分配並不差,趁年輕、有體力時,多花一點時間在風險偏高的商品上,若賺大錢,往後的路可以更順;若賠大錢,至少還有「時間資本」可以捲土重來

但隨著年紀增加,體力、視力會下滑,個性會變得沉穩,甚至在買房買車、組成家庭後,能看盤的時間也少很多了

更極端一點講,在你50歲之後,退休的日子已開始倒數,表示能利用工作賺到錢的時間也不多了,此時,你還願意承受高風險的投資商品嗎?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選擇長線、存股等,好好地一邊享受退休生活,一邊繼續領錢吧!否則一不注意又馬上賠光,可就真的需要「孝親費」了…

因此,隨著你的年齡,確實可以把資產配置比例調整成:

1.30歲前(還沒結婚)→高風險商品6~8成、低風險商品2~4成。

2.30~50歲(結婚~小孩高中、大學)→各半。

3.50歲後(準備退休)→高風險商品2~4成、低風險商品6~8成。

不過這些結論終究只是建議,像上述比例分配參考就沒有照著這些例子走,若你完全沒方向再參考就好。

(也許你到70歲了,還是一個當沖大神也說不定!)

結論

如果你是個想要加速賺錢卻膽小的人,我並不贊同全數押在風險低的,花點時間克服風險高的商品才是有效率的,除非你本身就很有錢,存股丟個3千萬,每年躺著就有幾十、幾百萬的股利。

不過,既然你都看到這邊了,想必就不是這類型的人,那就不要吝於付出了,持續學習,嘗試突破吧!

資產配置不難規劃,只是需要花點研究不同的商品特性並耐心調整,畢竟高手們也不是一進股市就能馬上知道自己資金要如何分配。

先準備好「資產」,再利用經驗好好「配置」投資比例!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